面子與里子
這面子,究竟是什么東西呢?它摸不著,看不見,卻像一層薄薄的金粉,人人爭先恐后地想往臉上搽。它似乎不是“尊嚴”,尊嚴是骨子里的擎天柱,寧折不彎;它也更非“骨氣”,骨氣是落魄時的脊梁,撐著一口不墜青云的志氣。面子,倒更像是一場精心編排的戲,渴望著臺下的滿堂彩,是被人認可時那一瞬間的暖流,是與人比較后那一絲隱秘的優越。要面子,本是常情,算不得錯。可這分寸一旦拿捏不住,便成了枷鎖。多少人為了它,演了一出出“打腫臉充胖子”的滑稽戲,最終,用虛浮的光彩,換來了實實在在的窘迫。
于是,我漸漸明白,日子終究是自己的,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。生活這場漫長的體驗,從來不是過給旁人看的畫框里的靜物。它的甘甜與苦澀,豐盈與匱乏,都需得自己一口一口去品嘗,一寸一寸去丈量。別人的眼光,好比浮光掠影,照不亮你屋內的夜;他人的評說,如同遠處風鈴,響不起你心頭的弦。我們總是不自覺地陷于攀比的泥沼,望著鄰家的園圃春色盎然,便覺自家的院落黯然無光。卻忘了,那園中的花開花落,唯有園主自己懂得其間的風雨與耕耘。若家境富足,便該活得低調而謙和,那是涵養;若生活清貧,更應埋頭拼搏,那是底氣。活出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,踏踏實實地把自家的日子理順、過好,這本身,就是一種莫大的體面。
可見,死要面子,注定活受罪。那薄薄的面皮,你越是戰戰兢兢地捧著,它越容易碎裂一地。那些將全部重量都壓在這層浮冰上的人,為了維持那份虛幻的精致,不惜耗盡心力,在人前透支著未來。華麗的衣袍下,或許藏著捉襟見肘的窘態;夸下的海口后,往往是無力兌現的虛空。一旦戲幕落下,偽裝剝蝕,非但先前那點風光蕩然無存,反倒成了旁人茶余飯后的談資,豈不更是顏面盡失?真正的面子,從來不是討要來、裝出來的。它像一棵樹,要想枝繁葉茂,引人仰望,必得先有深扎于泥土、不為人見的發達根系——那便是我們的“里子”。
所以,幸福這東西,何時需要靠面子來支撐了呢?若將幸福與面子劃上等號,人生便成了一場永無止境的表演,再也嘗不到一絲真味。幸福是深夜歸家時,窗口為你亮著的那盞燈;是身心疲憊時,一張可以肆意放松的沙發。它樸素、實在,甚至有些不起眼,卻與那層華麗而脆弱的面皮毫無瓜葛。追求更豐裕的生活,本是向上的動力,但若只為“有面子”而活在虛假的幻象里,那便是舍本逐末,離真實的幸福愈發遙遠了。懂得取舍,明了自身,安于當下,用心去感受周遭細微的美好,這遠比維護一個空殼子要緊得多。
放下面子,方能撿起里子。而當你里子厚實了,真正的面子便會不請自來。人這一生,但求問心無愧。對家庭,擔起責任;對工作,盡心竭力;為人處世,守住品行的底線。不必在攀比中找尋存在,只需在耕耘中安頓自己。靠著一股向上的心氣,一份端正的品德,一股自強的韌勁,默默地豐厚自己的學識、見識與膽識。久而久之,你自然會散發出一種沉穩的氣度,那是一種無需聲張的厚實,一種不容輕視的力量。到了那時,尊重與信任會如影隨形,那才是誰也拿不走的、最結實的面子。
既然如此,不如就坦然地放下那副重擔吧。面子,且讓它隨風輕些;日子,要讓它落地生根。當我們不再為浮名所累,專注地修煉內里,那份從靈魂深處透出的從容與安然,便是對生命最好的禮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