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极品在线播放_欧美大片在线免费观看_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看_日韩精品视频在线

首頁 > 文學 > 趙安生專欄 > 正文

趙安生:我與我周旋久

我與我周旋久

窗外的市聲,不知何時,已沉了下去,像潮水退卻后留下的寂靜沙灘。獨對這一盞孤燈,壁上的影子拉得老長,一個念頭便毫無征兆地敲在心門上:人這一生,熙熙攘攘,究竟圖個什么呢?

這問題,像空谷里的回音,問出去,反彈回來的,仍是自己心跳的節律。圖財么?自然是圖的。那阿堵物,是安身立命的基石,是換取自由的憑券。開門七件事,哪一件能離了它?它讓步履從容,讓選擇寬綽,我們是該堂堂正正地承認這欲望的。可心里也明白,它終究是仆,不是主。金山銀海,買不來一夜安眠;再輝煌的廳堂,也擋不住生命深處吹來的寒風。它像一件越來越厚重的錦袍,外人看著艷羨,穿著的人,卻漸覺步履維艱,喘不過氣來。

nEO_IMG_66bd746dc77386f624160113543535a4

 

那么,圖情?圖那一點人間的暖意,總該是不錯的。我們仿佛是寒夜的旅人,一生都在尋覓可依傍的爐火。年輕時,那火是愛情,燒得熾烈,以為能融化一切堅冰。可歲月悠悠,烈火終會燃成溫暖的灶火,或是,悄無聲息地熄滅。友情亦是如此,曾經以為堅不可破的同盟,在各自的人生岔路上,漸漸走成了地圖上兩個疏遠的點。我們嘆息,人心易變,卻忘了,我們自己也在變。原來許多的“情”,竟暗暗標著價碼,與我們的“用處”糾纏不清。得意時,門庭若市;失意了,便覺人影寥落。這暖意,原是這般靠不住的。

于是,許多人便圖一個實在的巢,圖一間風雨不侵的房。那不僅是磚瓦水泥,更是一種落地生根的承諾,一種“我終于在此處”的宣告。為此,甘愿將半生的奔忙,換作一紙房契。可房子若是大了,回聲便也空洞起來。若沒有燈下溫熱的笑語,沒有廚房里飄出的家常氣息,那不過是一座精致的囚籠,關著一屋子的冷清。可見,安頓得了肉身,未必安頓得了那顆惶惶然的心。

既然外物皆不可恃,我們還能圖什么呢?燈花“噼啪”一跳,仿佛給了我答案。光影明滅間,我忽然了悟:我們圖的,原是這個“我”。不是那個被職位、收入、關系所定義的“我”,而是那個剝去這一切后,內核里一點不滅的星火。

活好這個“我”,便是一場畢生的修行。要先認識他,如同在迷霧中辨認一座山的輪廓。得靜下來,聽他說說真話,問他究竟愛什么,怕什么,為何事能歡喜得發狂,又為何事會悲傷得不能自已。這過程,像是淘金,得耐著性子,洗去泥沙,才能見到那一點真金的光澤。然后,便要滋養他。不是用虛名與浮利,而是用那些看似“無用”之事:讀一本直擊心靈的好書,聽一曲讓魂魄震顫的音樂,學一門純粹出于歡喜的手藝,或是,什么也不做,只是看一朵云慢慢地飄過天空。讓這個“我”,日漸豐盈,堅韌,生出自己的根系來。

這讓我想起東坡先生。他一生顛沛,被命運的大手一次次摁入泥淖。若論圖財圖勢,他可謂一敗涂地。但他圖好了那個“我”。在黃州,他泛舟赤壁,與山水對話;在惠州,他“日啖荔枝三百顆”,將苦旅過成了詩。他失去了整個世界,卻贏得了“東坡”這個不朽的名字。他贏在哪里?就贏在無論外界如何風雨如晦,他內心的氣象,始終月白風清。

人這一生,說到底,便是與這個“我”相識、相伴、相成全的旅程。在低谷時,要能遇見那個咬著牙、不肯跪下的自己;在喧囂中,要能聽見那個渴望寧靜的自己。不必去贏任何人,只需對得住這個獨一無二的“我”。

夜更深了,萬籟俱寂。我與我,對坐無言,卻覺得天地無比充實。

  • 微笑
  • 流汗
  • 難過
  • 羨慕
  • 憤怒
  • 流淚
責任編輯:李曉峰
0